我國冷擠壓技術的開拓者、塑性成形與數字化制造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九三學社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阮雪榆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于2019年2月3日14時52分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86歲。今天上午,阮雪榆院士遺體告別儀式在上海市龍華殯儀館大廳舉行。
阮雪榆院士在國際上首先提出冷擠壓許用變形程度理論,在國內首先研制成功黑色金屬冷擠壓技術,著有《冷擠壓技術》等4部專著,先后9次獲得獎勵,對指導和推動我國精密鍛造理論與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在國內率先將CAD/CAM、數值模擬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應用引入到塑性加工與模具技術領域,先后完成科研成果400余項,成果轉移和技術服務覆蓋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多個地區。
一輩子,兩件事
他這一輩子覺得自己做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就是冷擠壓,就是冷鍛。五十年前,我從事冷鍛的技術研究。1959年我26歲開始從事這方面的研究,通過對國內外有關知識的學習,于1963年出了一本24萬字的《冷擠壓技術》,兵器部學校工作的一些老同志說兵器部的很多產品的快速生產都是與這本書有很大關系的。第二件事就是我建立了一個數字化制造技術的平臺,這個平臺擁有很多年輕的科技工作者。”
阮院士帶領著團隊圍繞先進塑性成形工藝和模具技術、數字化制造技術兩大領域,在塑性成形與模具新工藝新技術、智能設計與效率設計、基于數值仿真的產品性能預測、設計優化等方向持續開展研究開發。秉承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不僅取得一個又一個科研成果,更有效實施了研究成果向企業的轉移。有一家行業領先企業向阮院士發來感謝信,指出其團隊開發的效率設計系統使該公司的產品開發時間由2-3天縮短至1小時左右。
阮雪榆曾經說過,人生的追求不是“功成名就”,“我從來沒想過要當院士,也沒想過能成為院士,我一生都只想要努力工作,做出自己所有的貢獻。后來,1994年我當選了中國工程院的首批院士,我感到這是給我的一種責任,不僅僅是一種榮譽,而是責任更加重大了。”
科研、育人,嚴謹認真
作為塑性加工領域的一代大師,阮雪榆院士培養了一大批塑性成形和數字化制造領域的學術骨干和技術專家,為推進我國塑性成形與數字化制造技術的進步和人才培養做出了卓越貢獻。他曾說在科研上要嚴謹、認真,在育人上,也要嚴謹、認真,還要有親和力。在阮雪榆眼中,嚴謹的科學態度對科學的發展至關重要。他借鑒制造領域的“零缺陷設計與制造”理念,通過幾個案例闡明了嚴謹的科學態度對于科學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必須尊重事實,決不做有背學術道德的事情。“不嚴謹、不認真,對學生的德育就抓不住要點;沒有親和力,學生就不會接受。點亮學生心靈,既要讓學生心情愉悅、又要啟迪學生的智慧?!?/span>
阮院士特別注重對困難學生的關心和幫助,他帶頭與其他教授一道進行資助。2010年9月,一名研究生家中發生較大變故,阮院士與趙震、孔嘯等老師積極資助關懷,在經濟上、思想上、生活上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多方位開展幫扶,為學生送上溫暖。